[ míng jīng cǎo ]传说中的仙草名。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三:“臣游北极,至 种火之山 ……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宁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 míng jìng gāo xuán ]也说秦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原比喻能洞察一切。后也用以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断案公正严明。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 míng jǔ ]1.公开选拔。2.谓察其情,明其冤。
[ míng jūn ]1.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唐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 汉 耻,持此报明君。”明 刘基《拟连珠》之六八:“去奢尚俭,明君所以弭邪侈。”2.舞名。宋 乐史《绿珠传》:“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 míng jùn ]亦作“明儁”。明慧俊异。《世说新语·言语》“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玄 字 幼度,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 刘从諫 ﹞少年明俊,自谓 河 朔 近无伦比。”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於内,不可以传,虽 子瞻 之明儁,耆卿 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端木蕻良《可塑性的》:“那魅力则应该是水彩的明俊,还是油画似的热情呢?”
[ míng kē ]明文规定的法令条规。《汉武帝内传》:“天禁漏泄,犯违明科,传必其人,授必知真者。”《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愚谓宜以 元嘉 二十七年籍为正,更立明科,一听首悔;迷而不返,依制必戮。”
[ míng kè ]明 代刻印的书。唐弢《晦庵书话·藏书家》:“一九四五--四八年间,一部极普通的 明 刻,如果有个‘陶陶室’钤记,几行‘复翁’题跋,要价马上高到黄金几十两。”
[ míng kè ]聪慧恭谨。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女子﹞又吐一男子,年二十餘,明恪可爱,与 彦 叙寒温,挥觴共饮。”
[ míng lái àn wǎng ]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来往频繁(多含贬义)。
[ míng lǎng ]1.光线充足(多指室外):那天晚上的月色格外~。初秋的天气是这样~清新。2.明显;清晰:态度~。听了报告,他的心里~了。3.光明磊落;开朗4.;爽快:性格~。这些作品都具有~的风格。
[ míng lǎng lǎng ]形容光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