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g yào ]1.亦作“灵燿”。亦作“灵曜”。2.日月。
[ líng yè ]1.滋润万物的雨露。2.仙液。3.对水的美称。4.唾液。道教以为唾液可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称。
[ líng yī ]1.神灵的衣裳。2.死者生前常穿的衣裳。
[ líng yí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2.死者的遗像。3.出殡时的仪仗。
[ líng yì ]1.指神怪。2.神奇;奇异:~的岩洞。山水~。
[ líng yīn ]1.仙乐。《汉武帝内传》:“於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云笈七籤》卷十六:“灵音振空洞,九玄离幽裔。”2.犹梵音。颂经声。唐 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船若灵音,杂祥以昼引。”清 许承钦《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山谷》诗之三:“当年振灵音,峯首皆前掷。”3.指道教经籍。《云笈七籤》卷九:“中有七万言,灵音道妙,微旨难详。”《云笈七籤》卷十六:“寳书妙重九天,灵音施於上圣,非鬼神所闻。”4.灵物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八四:“夫虎狼恶兽,闻麟唱而窜穴;百鸟羣游,听凤鸣而絶响……所贵在於灵音神气,道妙发焕。”5.美妙的诗歌。唐 陆龟蒙《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絶羣。”
[ líng yǐn ]1.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一名 武林,又名 灵苑,又称 仙居。《太平寰宇记》谓 许由、葛洪 曾隐于此。山最高处曰 北高峰,与 南高峰 号“双峰插云”,为 西湖 十景之一。山东南有 飞来峰,山麓有 灵隐寺。2.指 灵隐寺。宋 苏轼《游灵隐寺》诗:“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 灵隐 飞来 孤。”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凡佛寺自诸大禪刹,如 灵隐、光孝 等寺……各不下百数所。”参见“灵隐寺”。
[ líng yǐn sì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晋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创建,慧理 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 会昌 年间曾毁,五代 时 吴越 国王 钱俶 命高僧 王延寿 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 至正 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 明 清 六次毁、建,清 康熙 时曾改名 云林寺,现存大殿是 清 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 飞来峰、冷泉亭 等胜景,为 西湖 游览胜地。唐 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工 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 江 南,游 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灵隐寺 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清 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 灵隐寺,春帆竞掠 雷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