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 bǐ ]犹枯笔。指画法中含水墨甚少的笔法。
[ gān biē ]1.干瘪。引申为没兴味,没意思。明 汤显祖《牡丹亭·索元》:“好笑,好笑,大宋 国一场怪事。你道差不差,中了状元干鱉煞?”2.乾鼈:同“乾瘪”。《明史·五行志三》:“太祖 吴 元年,张士诚 弟伪丞相 士信 及 黄敬夫、叶德新、蔡彦文 用事。时有十七字謡曰:‘丞相做事业,专靠 黄、蔡、叶。一朝西风起,乾鳖!’”
[ gān biě ]1.干而收缩,不丰满:墙上挂着一串串辣椒,风吹日晒,都已经~了。别看他是个~老头儿,力气可大着呢。2.(文辞等)内容贫乏,枯燥无味:语言~。
[ gān bīng ]固态的二氧化碳,白色,半透明,外观像冰。在常温常压下不经液化直接变成气体,产生低温。用作冷冻剂、灭火剂,也用于人工降雨。
[ gān bāo bāo ]干脆,毫无遮饰。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这两个开仓的官,清耿耿不受民财,乾剥剥则要生钞。”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今年轮着我家掌管主司考卷,我清耿耿不受民钱,乾剥剥只要生钞。”
[ gū míng gàn yù ]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liè huǒ gān chái ]比喻男女欢情很深。
[ máng gàn ]不顾主客观条件或目的不明确地去干:只凭热情~是不行的。
[ huáng gàn ]犹皇天。《后汉书·黄琼传》:“天维陵弛,民鬼惨愴,赖皇乾眷命,炎德復辉。”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上释皇乾震动之怒,下解黎庶酸楚之情也。”
[ nèi gàn ]1.在宫内掌管。2.指主管宫廷机要的人。3.指主管家政之才。
[ hé luò hǎi gān ]比喻一点不剩。同“河涸海干”。
[ pí gàn ]皮和骨。一说即皮革。《管子·轻重甲》:“皮干、筋角之徵甚重,重籍於民而贵市之。”《管子·轻重乙》:“桓公 曰:‘皮干、筋角、竹箭、羽毛、齿革不足,为此有道乎?’”
[ huí gān jiù shī ]指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 hé gàn ]1.谓肋骨相紧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 闻其駢胁”晋 杜预 注:“駢胁合干。”孔颖达 疏:“干是肋之别名。駢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2.谓树的主干相并合。《宋书·礼志三》:“嘉禾积穗於殿甍,连理合干於园籞。”3.谓共同做某事。《元典章新集·户部·钞法》:“那库里行的一箇 任义 名字的合干人,他和别箇人通同著与了自己的好钞转买。”《元典章新集·户部·钞法》:“雇觅见役合干人 李士信 辨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