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òng zhì ]重要的人质。古时派往别国或别处去作抵押的人,多为君王的亲属或重臣。
[ zhòng zhì ]凝滞;阻塞。 宋 叶适 《兵总论二》:“方今国未见有难治之弊,敌未见有难破之验,徒以自困於兵,浸淫重滞,不能轻利。”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 树 读先生文……而特怪其文重滞不起,观之无飞动嫖姚跌宕之势,诵之无鑑鏘鼓舞抗队之声。” 清 曾国藩 《林君殉难碑记》:“君悒悒内不能堪,而口独重滞。”
[ zhòng zhōng ]慎终。旧时指对丧事能尽礼节。
[ chóng chóng ]〈形〉形容一层又一层。[ zhòng zhòng ]〈形〉(担子、动作等)很重。
[ chóng chóng sūn ]即玄孙。重孙之子,自本身下数的第五代。
[ zhòng zhū ]1.指极刑。2.谓当诛而不诛。3.谓处以极刑。
[ zhòng zhuāng ]1.犹重载。2.重新装裱、装订。3.重新安装(设备零件等)。
[ zhòng zhuì ]脚肿病。重,通“肿”。《左传·成公六年》:“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 注:“重膇,足肿。”《新唐书·柳宗元传》:“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 zhòng zhuó ]1.浓重浑浊。2.谓声音低沉粗重。3.谓字体臃肿鄙俗或文字繁冗凝滞。4.犹言不清白,糊涂。
[ zhòng zī ]数额巨大的资金:投下~。不惜~购买设备。
[ zhòng zǐ ]质子与质量比质子大的、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的统称。属于强子的一类。
[ zhòng zì ]1.重迭的字。2.指同一首诗中重复的字。近体诗因篇幅短,格律严,尤忌一篇中同字重复,否则即谓某字犯重,成为疵点。
[ chóng zòu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各按所担任的声部,同时用不同乐器或同一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种演奏形式叫重奏。按声部和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