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ǔ yì ]1.谓水的形、色、响、态、味五种变化。2.谓汉字字体在历史上的五次变化。3.谓《易》以“易”名,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种意义。
[ wǔ yīn ]1.谓《易》剥卦中重迭的五个阴爻。见《易卦变图》。2.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3.亦作“五廕”。即五藴。
[ wǔ yīn ]1.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古代叫宫、商、角(jué)、徵(zhǐ)、羽。2.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在口腔中的五类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
[ wǔ yǐn ]古乐调名。即宫引、商引、角引、徵引、羽引。
[ wǔ yìn dù ]即 印度。古 印度 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 wǔ yīng ]亦作“五韺”。乐曲名。相传为 帝嚳 所作。
[ wǔ yíng ]1.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2.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 wǔ yóu ]古称恶臭的下等土壤为五犹。犹,通“蕕”,臭草。
[ wǔ yǒu ]古谓士有势而尊贵,有家而富厚,有资而勇悍,有心而智惠,有貌而美好为五有。
[ wǔ yǒu ]古代传说中指龟、蛇、鱼、鳖、草木等老而成妖怪者。
[ wǔ yù ]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即璜、璧、璋、珪、琮。2.代称诸侯。3.五色之玉。
[ wǔ yù ]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 wǔ yù ]同“五驭”。《梁书·张率传》:“总三才而驱鶩,按五御而超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