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 wén xué ]指中国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与旧的传统文学不同的文学。作品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多描写现实生活和斗争,反映人民的民主革命要求,形式上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鲁迅的《呐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是其中的代表。
[ xīn xué jiā ]泛指 清 末到“五四”以前受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影响的人。鲁迅《热风·所谓“国学”》:“至于这些‘国学’书的校勘,新学家不行,当然是出于 上海 的所谓‘国学家’的了,然而错字迭出,破句连篇(用的并不是新式圈点),简直是拿少年来开玩笑。”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去今已五十年,我的父亲也不是新学家,但竟毅然决然的给我种起‘洋痘’来。”
[ xiàng shān xué pài ]南宋 陆九渊(自号 象山翁,学者称 象山先生)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
[ xíng ér xià xué ]旧指自然科学。参见“形而上学”。
[ wú shēng zhī xué ]指佛学。唐 李华《云母泉》诗序:“况支离多病,年甫始衰,愿饵药扶寿,以究无生之学。”宋 李纲《谢宰执复大观文启》:“愿饵药以扶衰,稍究无生之学;期挂冠而上綬,渐为归老之谋。”
[ xué shēng qiāng ]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
[ xué shēng sī xiǎng pǐn dé píng dìng ]也称“操行评定”。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作的评价。在中国,由中小学班主任担任,一学期或一学年评定一次,一般只写评语,不评等级。
[ xué shēng yì ]谓在商店里当学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他自己本来是一个南货店里学生意出身,不知怎么样,被他走到官塲里去。”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他原籍 常州,生长在 镇江,十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京广洋货店里去‘学生意’。”
[ xué shēng zǐ ]1.学校的学生。2.引申为学徒。
[ xué shěng ]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
[ xué shī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
[ xué shí ]一节课的时间,通常为四十五分钟或五十分钟。
[ xué shǐ ]即学政。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学使謁文庙,一诸生讲《孟子·明堂章》……学使击节曰:‘一读语意已明,不必更讲矣!’”清 袁枚《新齐谐·龙护高家堰》:“乾隆 二十七年,学使 李公 因培 科考 淮安。”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辛学使》:“近时学使……整飭士习,扶植单寒,以 辛公 从益 为最。”参见“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