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àn shí gòng chǎn zhǔ yì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战时总动员;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的征购制度;实行全部工商业的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和食堂免费就餐。1921年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 zhèng dāng shí ]正在合适的时令: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
[ zhōng shí ]1.午时。2.不好也不坏的时机。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
[ zūn shí yǎng huì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 zūn yǎng dài shí ]指顺应时势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 zūn yǎng huì shí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 zūn yǎng shí huì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 zāo féng shí huì ]犹言逢遇时机。同“遭遇际会”。
[ zāo jì shí huì ]犹言逢遇时机。
[ zāo shí ]1.谓遇到好时势。《庄子·徐无鬼》:“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成玄英 疏:“以前诸士遭遇时命,情随事迁,故不能无为也。”《周书·薛憕传》:“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顾都御史声望》:“虽公遭时得君之盛,要亦有慴服弹压之实焉。”清 吴伟业《又咏古》之五:“遭时固不易,推心尤独难。”2.指所遭遇的时势。唐 韩愈《祭郑夫人文》:“既克反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 江 濆。”
[ zāo shí dìng zhì ]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
[ zāo shí zhì yí ]犹言因时制宜。
[ zhèng shí ]推历明时,使四时不失序,寒暑不失常,时事不悖乱。《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期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迟速,而必分为十二月,举中气以正。月有餘日,则归之於终,积而为闰,故言归餘於中。”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金天 据九鴈以正时。”《晋书·律历志下》:“以昔在 唐帝,协日正时,允釐百工,咸熙庶绩也。”《新唐书·刘蕡传》:“君以知人为明,臣以正时为忠。”
[ zhǔn shí ]不迟于也不早于规定的时间:~出席。列车~到达。他每天上下班都很~。
[ zǒu shí ]1.钟表指针移动,指示时间:这只表~准确。2.走运。也说走时运。
[ zǒu shí qì ]犹走运。京剧《将相和》第二二场:“还不是人走时气马走膘,骆驼单走锣锅桥。”参见“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