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jǐng ]1.对一定海区的警戒和保卫。2.水上警察的简称。
[ shuǐ jìng é fēi ]见"水尽鹅飞"。
[ shuǐ jìng ]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
[ shuǐ jiǔ ]很淡薄的酒(多用作谦辞,指请客时所备的酒):请吃杯~。
[ shuǐ jū ]1.居住于水乡。2.指水上住户。3.谓居于水中。4.生活于水中。指鳞介类。
[ shuǐ jū chuán ]清 代战船的一种。《清史稿·兵志六》:“﹝ 康熙 ﹞九年,定海镇 中左右三营,战船八十艘,增设哨船二十艘。歷年裁汰,定为水艍船十二艘……哨船二十艘。”《清史稿·兵志六》:“雍正 二年,额定四种战船:曰水艍船,曰赶繒船,曰双篷船,曰快哨船。”
[ shuǐ kē ]即太湖石。通体多孔而玲珑剔透,可用以装治假山,点缀庭院。
[ shuǐ kè ]1.船夫;渔夫。2.旧指贩运货物的行商。3.菱花的别称。
[ shuǐ kēng ]1.积水的洼地。2.在循环或排水系统(如内燃机的滑油循环系统)中最低处的集液槽。
[ shuǐ kǒng ]1.有水的洞。2.植物的叶尖或叶缘的排水孔。
[ shuǐ kǒu ]1.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晋 郭璞 注:“河 东 汾阴县 有水口,如车轮许,濆沸涌,其深无限,名之为瀵。”《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吕蒙 ﹞后从 权 拒 曹公 於 濡须,数进奇计,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 不能下而退。”《说岳全传》第四九回:“韩世忠 元帅带领水军十万,大小战船,已在水口扎成水寨。”柳青《狠透铁》七:“稍微粗心大意,水口的地灌得多,远处的地没水了。”2.水上的关口要寨。《晋书·景帝纪》:“五年夏五月,吴 太傅 诸葛恪 围 新城,朝议虑其分兵寇 淮 泗,欲戍诸水口。”3.衣袖。《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从来好事多磨,程朝奉 意气洋洋走出街来,只见一般儿朝奉姓 汪 的,拉着他水口去看甚么新来的表子 王大捨,一把拉了就走。”
[ shuǐ kū shí làn ]极言历时长久。
[ shuǐ kù ]多指在河流、沟谷中筑坝拦水形成的人工湖。可拦洪蓄水,调节河水流量,达到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养鱼等多种目的。
[ shuǐ kūn ]古代白色绸子或绢制成的裤子。因绸料易飘动,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