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ǎo wáng zǐ ]小的或不重要的王子。
[ yàn wáng ]亦作“鴈王”。佛教语。领头的大雁。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 zào wáng lǎo yé ]灶神的俗称。河北梆子《喜荣归》:“[ 崔平 ]:待我谢谢皂王老爷吧。”
[ zéi wáng ]1.《宋书·始安王休仁传》:“休仁及太宗、山阳王休祐,形体并肥壮,帝(前废帝)乃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尤肥.号为‘猪王’.号休仁为‘杀王’,休祐为‘贼王’。”后因以“贼王”贬称昏庸、可恶的侯王。2.贼人的头领。
[ zéi wáng bā ]亦作“贼亡八”。亦作“贼忘八”。《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后泛作骂人的话。
[ zhǔ wáng ]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
[ zhū wáng ]1.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诸侯王。2.众王。3.星名。
[ zhū wáng ]对身体肥胖的权势者的蔑称。
[ zī wáng ]指 周灵王。相传其生而有髭,故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 定王 六年,秦 人降妖,曰:‘周 其有 頿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共职。王室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宋 苏轼《东坡志林·周东迁失计》:“自 平王 至於亡,非有大无道者也。頿王 之神圣,诸侯服享。”
[ xīn wáng ]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 yán lǎo wáng ]同“阎罗”。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巨骨》:“﹝大骨﹞面广尺餘,形圆有两耳,高可三四寸……刺史 魏凌 知 萼 爱奇,故封寄焉。题云:‘阎老王 尾臎骨。’”
[ yán luó dài wáng ]同“阎罗”。《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 又问:‘阎罗大王,住在何处?’”鲁迅《彷徨·祝福》:“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 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许杰《大白纸》十一:“你们可是 阎罗大王 亲手派来的?呵!你这牛头马面的小鬼呀!”
[ yán mó wáng ]同“阎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棋鬼》:“阎摩王 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