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ì féi ]经手财物时用不正当的手段从中取利:中饱~。
[ zì fèn ]自己估量自己:~不足以当重任。
[ zì fèn ]1.自我奋发而欲有所为;自勉。《汉书·常惠传》:“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 栘中 监 苏武 使 匈奴,并见拘留十餘年。”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进秩,则诸将骄堕,谁復自奋。”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宗室应试之始》:“自此朱邸诸侯,始以清流自奋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奋已。”2.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列子·说符》:“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3.各自奋勇。宋 叶适《上西府书》:“夫以 江 淮 之弱而兼西北之强,鼓思退之卒,而战自奋之兵,轻腹心之忠而乐简策之諛,求駑駘於千里,抱鼠璞以待价。此智士所以寒心。”4.自己拼命用力。《后汉书·董卓传》:“孚 语毕辞去,卓 起送至閤,以手抚其背,孚 因出刀刺之,不中。卓 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絶脰而死。”胡三省 注:“自奋,自奋起而还掷也。”
[ zì fēng ]1.自己给自己加头衔;自命(含贬义):~为专家。2.限制自己:故步~。
[ zì fú ]1.亲自服行。《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 传:“言王今来居 洛邑,继天为治,躬自服行教化於地势正中。”2.自然心服。《韩非子·存韩》:“是我一举,二国有亡形,则 荆 魏 又必自服矣。”汉 王充《论衡·问孔》:“使 颜渊 才在己上,已自服之,不须抑也。”《旧唐书·魏徵传》:“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帝集群臣庭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 井陘,攻取 镇 魏,先定 河 北,则 河 南拱手自服。”3.未仕时之服。指退隐以洁身自好。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
[ zì fù ]1.自认为了不起:这个人很~。2.自己负责:文责~。~盈亏。
[ zì fù bù fán ]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 zì fù ]辅助自己。《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唐 江西 元帅 晋王 景遂 之赴 洪州 也,以时方用兵,启求大臣以自副。”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符离 之战,虞允文 远在 川 陕,浚 虽闻其贤,而不能举以自副。”
[ zì gān bào qì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 zì gāo ]1、自然高大。2、自傲;抬高自己。
[ zì gāo zì dà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 zì gào fèn yǒng ]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 zì gē ]反射性的分离身体的一部分或肢体自身分裂,整体分为两段或更多段(如手甲壳动物、棘皮动物或蠕虫)--亦称自切、自断。
[ zhí dǎng zì sī ]谓拉帮结派以谋求私利。同“植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