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jié ]1.季节;节令:秋收~。清明~。2.时候:抗战结束那~,他还是个儿童团员。
[ shuāng jié ]居孀守节。明 袁宏道《王氏两节妇传》:“箕仲 曰:‘余先祖母时,先母 欧阳,皆孀节若干年,含辛茹荼,以训其孙若子。’”
[ shuǎng jié ]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
[ sòng qióng jié ]民间节日之一。
[ sù jié ]1.秋令时节。2.特指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3.清白的操守。4.指竹。
[ táo lǐ jié ]桃李开花的时候,指农历二三月间。
[ téng jié ]腾出、节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折》:“上年资政院亦经提议,裁减防緑营,腾节餉项,专供改练新军之用。”
[ tiáo fēn jié jiě ]指逐条逐节进行分析。
[ tóng tiān jié ]指 宋神宗 赵顼 生日。宋 曾巩《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功德疏表》:“伏遇皇帝同天节。”《宋史·神宗纪一》:“﹝ 治平 四年二月﹞庚寅,以四月十日为同天节。”
[ tōng jié ]谓崇尚节操。 汉 徐干 《中论·夭寿》:“且夫贤人之道者,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或见危而授命,或望善而遐举……通节之士,实关斯事,其审之云耳。”
[ wǎn jié bù zhōng ]指到了晩年不能保持节操。
[ wǎn jié xiāng ]宋韩琦《九日水阁》诗:"随惭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晩节香。"后诗人常以"晩节香"颂菊。
[ wú jié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礼记·礼器》:“无节於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孔颖达 疏:“节,犹验也……言欲外观察万物,必先内有识验之明。若心内无明,则外不能分辨也。”陈澔 集说:“无节於内,言胸中不能通达礼之节文也。”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晏子春秋·外篇上三》:“晏子 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諫,兴事无已。’”《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 康 ﹞奢侈纵欲,游观无节。”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琅玡王 ﹞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文献通考·田赋三》:“庄宗 既灭 梁 蜀 之后,骄侈自恣,赏賚无节。”3.没有节操。汉 班固《典引》:“司马相如 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於用。”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卷葹不死,谁必有心;甘蕉自长,故知无节。”参见“无节竹”。
[ xiǎo guò jié ér ]细节,小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