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miàn yìn ]即穿带印。印章的一种。印的上下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盛行于 汉 代。
[ liǎng miàn zhèng quán ]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 liǎng tóu sān miàn ]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同“两头白面”。
[ liào miàn ]毒品海洛英的俗称。《解放日报》1942.8.12:“有办事能力……不吸食料面者才可当选。”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六章:“‘七七事变’前几年,地主剥削农民还有一种很厉害的方式,就是贩卖料面。”
[ lián dǐ lián miàn ]犹总共。
[ lìng kāi shēng miàn ]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 lòu miàn zéi ]坏蛋,恶棍。古代罪犯面部刺过字的叫“漏面”。后即以“漏面贼”骂歹恶之徒。
[ méng miàn sàng xīn ]遮饰脸面,丧失良心。喻厚颜无耻,忍心害理。清 孔尚任《桃花扇·鬨丁》:“你的罪過,朝野俱知,蒙面喪心,還敢入廟!”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贺医闾》:“凡地方富饒者,無不營謀奪情……而上下以賄成,至於蒙面喪心如此!”
[ luàn shǒu gòu miàn ]犹蓬头垢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 mò miàn bù xiāng shí ]素昧平生者,不相识的人。
[ miǎn miàn ]1.面容羞愧。2.厚着面皮。
[ miàn bān ]方言。即脸庞。人脸的四周轮廓。亦称“面盘子”。
[ miàn bǎn ]亦作“麵板”。做面食用的平光的木板。《当代》1981年第2期:“田间小道面板似的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