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bó ]商汤 故都三 亳 之一。汉 郑玄 以为其故址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境;清 魏源 以为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境。参见“三亳”。
[ dōng bǔ xī còu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 dōng bù shí ]亦作“东不訾”。传说为 舜 友之一。
[ dōng bù zhuó biān,xī bù zháo jì ]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 dōng cāi xī chuāi ]指多方猜测。
[ dōng cáng xī duǒ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 dōng chà xī wù ]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dōng chāng zhǐ ]一种纤维较粗,质地松软的白纸,多用于糊窗户或包装。也叫毛头纸。
[ dōng chǎng ]官署名。明成 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设置,由宦官直接指挥,从事特务活动。
[ dōng chāo xī zhuǎn ]谓频频转弯,抄近便的路走。
[ dōng cháo ]1.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汉 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 未央宫 之东,故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为东朝 长乐宫,及閒往,数蹕烦人,迺作复道。”裴駰 集解引《关中记》:“长乐宫 本 秦 之 兴乐宫 也。汉 太后常居之。”《汉书·灌夫传》:“东朝廷辩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东朝,太后朝也。”2.也借指太后、太妃。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妃阁》诗之三:“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王文诰 注:“按《汉书》惠帝 东朝 长乐宫,时 吕太后 居 长乐,后世称太后为东朝。”明 张居正《挽歌》之八:“北极恩长戴,东朝养未伸。”3.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唐 大明宫,亦称 东内。唐 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新年宴乐坐东朝,鐘鼓鏗鍠大乐调。”唐 元稹《王惠超左清道率府率制诰》:“王惠超 等率侍卫以导从吾於黄麾左右者,皆东朝之勤吏也。”参见“东内”。4.即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体丽明,仪辰作贰;君彼东朝,金昭玉粹。”李善 注:“东朝,东宫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皇太子见百寮于东朝,百寮拜贺。”宋 梅尧臣《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诗之一:“北极履声絶,东朝车迹湮。”5.借指太子。《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峩峩。”李善 注:“谓 愍怀太子 也。”北周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天子以大臣之丧,躬輟听讼;东朝以师傅之尊,亲临攒祭。”倪璠 注:“东朝,谓太子也。”6.指 三国 吴。因 吴 在 蜀 东,故称。《三国志·吴志·孙翊传》:“蜀 丞相 诸葛亮 与兄 瑾 书曰:‘既受东朝厚遇,依依於子弟。’”
[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 ]说话东扯西拉。
[ dōng chě xī lā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 dōng chě xī lào ]形容漫无中心地说闲话。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刘桂兰 上炕,还是不困。她东扯西唠,说明年一定要拴一挂小车,上山拉套,不用求人。”
[ dōng chě xī zhuāi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