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óng fēng ]1.比喻迅即附和或响应。2.随风。
[ cóng fēng ér mí ]1.指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2.比喻强弱悬殊,弱者不堪一击,即告瓦解。3.比喻仿效、风行之迅速。
[ cóng fú ]1.为姻亲或君上的亲属服丧。2.归附;顺服。3.遵从。
[ cóng fù zǐ mèi ]伯叔父之女。即堂姐妹。
[ cóng gé ]谓依从人的意愿而改变(其形状)。
[ cóng gōng ]1.办理公务;参与公事。唐 马戴《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2.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3.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沉庆之 固让司空,柳元景 固让开府仪同三司,詔许之;仍命 庆之 朝会位次司空,俸禄依三司,元景 在从公之上。”胡三省 注:“晋 制:文官光禄三大夫,武官驃骑、车骑、卫将军及诸大将军开府者,位从公。”
[ cóng gōng gē ]指《诗·鲁颂·泮水》。因诗中有“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句,故称。诗颂 鲁僖公 之贤,后有以称颂朝廷者。
[ cóng guān ]1.属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 李良。李良 素贵,起,慙其从官。”《清史稿·礼志十》:“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史记·孝武本纪》:“三月,﹝ 武帝 ﹞遂东幸 緱氏,礼登 中岳 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颜师古 注:“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宋 洪迈《容斋续笔·侍从官》:“自 观文殿 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绍兴 三十一年,完颜亮 死於 广陵,车驾将幸 建康,从官列衔上奏,乞同班入对。”《明史·佞倖传·陆炳》:“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
[ cóng héng ]1.亦作“从衡”。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墨子·备城门》:“以柴搏从横施之。”《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汉 郑玄 注:“午割,从横割之。”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明 何景明《泊云阳江头玩月》诗:“从横银汉迴,三五玉绳耿。”2.交错纷乱貌。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巖嶇参差,从横相追。”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於是得全。”宋 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异卉,从横布列。”明 刘基《感兴》诗:“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从横满路旁。”3.谓学问之渊博贯通。《后汉书·周举传》:“周举 字 宣光 ……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 周宣光。’”宋 苏轼《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诗:“轩裳大炉韛,陶冶一世人。从衡落模范,谁復甘飢贫。”清 王晫《今世说·品藻》“学通古今,无所不辨,则吾不如 季埜”原注:“欲从横今古,则就 季埜。”4.横暴;恣行无忌。《汉书·何并传》:“阳翟 轻侠 赵季、李款 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閭里,至姦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 并 且至,皆亡去。”《三国志·蜀志·却正传》:“故从横者歘披其胸,狙诈者暂吐其舌也。”《晋书·陶侃传》:“侃 厉色曰:‘郭默 虓勇,所在暴掠,以大难新除,威网宽简,欲因隙会骋其从横耳。’”5.谓横行天下。三国 魏 曹丕《又报孙权书》:“君生於扰攘之际,本有从横之志。”《北史·高乾传》:“乾 兄弟本有从横志,见 荣 杀害人士,谓天下遂乱,乃率 河 北流人反於 河 济 间。”6.扰攘;纷乱。南朝 梁 张充《与尚书令王俭书》:“从横万古,动默之路多端;纷纶百年,昇降之徒不一。”王闿运《愁霖赋》:“方今八州从横,一隅宴清。”7.四散。《文选·嵇康<琴赋>》:“从横骆驛,奔遯相逼。”李善 注:“《鲁灵光殿赋》曰:‘从横骆驛。’”《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作“纵横骆驛”。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宋 梅尧臣《亦蚁辞送杨叔武广南招安》诗:“天公合雨不决雨,从横乱出将自封。”明 刘基《生查子·集句》词:“落叶不归林,惊鸟从横去。”8.谓奔放。《南史·文学传·岑之敬》:“之敬 剖释从横,左右莫不嗟服。”《北史·杨素传》:“论文则词藻从横,语武则权奇间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宋 叶适《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至其舍,论辩从横,僮御必旰食而返。”清 恽敬《答邓鹿耕书》:“王右军 写《乐毅》则情多怫鬱,书《画讚》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懌虚无,《太史箴》又从横争折。”9.谓才华外露,不可遏制。《南史·梁寻阳王大心传》:“昔与 铁(庄铁)游处,其人才略从横。”《北史·魏收等传论》:“学博今古,才极从横,体物之旨,尤为富赡。”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波澜意度,虽出入於乡先辈;而才气从横,议论之精透,盖得之天授。”10.合纵连横。《韩非子·忠孝》:“故世人多不言国法而言从横。”《淮南子·泰族训》:“张仪 苏秦 家无常居,身无定君,约从衡之事,为倾覆之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乃至从横之世,史职犹存。”清 陈其年《满江红·咏雪》词之五:“大雪不知 秦 与 汉,平生詎习从衡约。”11.比喻反复无常。《荀子·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杨倞 注:“言公正无私之人,反见谓从横反覆之志也。”
[ cóng huàn ]1.犹言做官。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伟长 从宦於 青 土。”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宦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2.指家属跟随在任内。清 曾国藩《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吾妻从宦五年,既殁而敛,求衵衣,无一完者,吾之贫可知也。”
[ dǎo cóng ]1.古时帝王、贵族、官僚出行时,前驱者称导,后随者称从,因谓之导从。2.泛指前导与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