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 cāng mù fǔ ]日本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1192年在镰仓建立的幕府。为幕府政治之始。1333年,镰仓幕府被推翻。
[ shuǐ cāng ]延伸到工作主平巷以下用来排水的那部分矿井。
[ tiān cāng ]我国北方农村节日。于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吃黍米糕,过添仓节。
[ tiān cāng ]1.星名。属西方七宿中的娄宿。2.相者术语。即天庭。
[ tún cāng ]1.屯田区的粮仓。《明史·食货志一》:“三十年定科则: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餘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中国民间故事选(二)·反江山和守备老爷》:“有个守屯仓的守备老爷。”2.贮粮入仓。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部·催徵》:“漕米屯仓不过一季。”
[ yì cāng ]旧时地方上为防备荒年而设置的公益粮仓。
[ yù bèi cāng ]明 代各地为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续文献通考·市籴三》:“ 明太祖 洪武 初,设预备仓。”
[ tài cāng ]1.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2.胃的别名。本以太仓喻胃,后径称胃为太仓。
[ tài cāng tí mǐ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 tài cāng yī sù ]比喻非常渺小(太仓:古代京城里的大粮仓)。
[ tián cāng rì ]指旧俗正月二十五日的填仓节。
[ yán yì cāng ]地方上设置的公益盐仓。
[ zhuì shí tài cāng ]无功受禄。
[ zuò cāng ]宋 代诸军有余粮愿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谓之坐仓。始行于 嘉祐 初,熙宁 三年(公元1070年)自京师推广至 河北、河东、陕西 诸路。南宋 继续实行。初为对军人的优惠,后成克减月粮的手段。宋 李纲《御戎论》:“又行坐仓之法,士有飢色,其何以战?”《宋史·食货志上三》:“其曰坐仓:熙寧 二年,令诸军餘粮愿糴入官者,计价支钱,復储其米於仓。”《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初,帝用仪鸞司官 孙思道 言,行坐仓糴米法,王安石 以为善。坐仓者,以诸军餘粮愿糴入官者,计价支钱,復储其米於仓也。”
[ zhōng cāng ]1.中央仓库。2.舱中。
[ zhuǎn bān cāng ]宋 代实行转般法时,在 泗 、 楚 、 真 、 扬 四州(即今 安徽 泗县 、 江苏 淮安 、 仪征 、 扬州 等地)所设的仓库,用以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运至京师。《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於是大革弊事,改 京 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復转般仓以罢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