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ào mín fá zuì ]抚慰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孟子 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 悦。”
[ dǎng tóng fá yì ]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
[ chēng fá ]犹计功,表功。《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颗 纪勋於 景 鐘,孔悝 表勤於 卫 鼎,称伐之类也。”《北史·王肃传》:“﹝ 肃 ﹞性微轻恌,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孝文 每以此为言。”
[ fèng cí fá zuì ]根据某种 理由,讨伐有罪的。《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南史·齐高帝纪》:“ 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
[ bǐ fá kǒu zhū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jiǔ fá ]1.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2.泛指征伐。
[ dōng tǎo xī fá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