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n gāo zhē bù zhù tài yáng ]旧时比喻晚辈居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长辈。《红楼梦》第二四回:“俗话説的好,‘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虽然年纪大,山高遮不住太阳。”亦作“山高不遮太阳”。李文元《婚事》:“李二胡 把噙的旱烟猛一拔:‘山高不遮太阳,有老不显少。’”
[ wěn zhù ]犹安顿停当。多有隐瞒真情,骗人暂缓行动的意思。
[ wěn zhù jià ]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如:在这段搜查时间,他已经稳住架了。
[ wěn zhù shén ér ]沉着冷静,不慌乱。
[ wú zhù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 xiǎo xíng yè zhù ]白天赶路,晚上投宿。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 tún zhù ]亦作“屯驻”。驻守。《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君其治严,总率诸军屯住 汉中,须 吴 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宋 范仲淹《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水浒传》第一○九回:“都在 睦州 聚齐,合兵一处,屯驻军马。”清 曾国藩《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当诸将屯驻 秣陵,向 公 荣、张 公 国樑 最负重望。”
[ xíng zhù zuò wò ]指一举一动。
[ yǒu zhù ]佛教语。谓心有所执住,不能随缘而行。与“无住”相对。
[ wú suǒ zhù ]佛教语。谓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执。
[ zhǐ bāo bù zhù huǒ ]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 zhǐ lǐ bāo bù zhù huǒ ]见“纸包不住火”。
[ xiǎo zhù ]1.稍停。《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顾视见人而去,犹驾昔所乘驴车也。见者呼之曰:‘蓟先生 小住!’”宋 汪晫《蝶恋花·秋夜简赵尉》词:“午夜凉生风小住,银汉无声,云约疏星度。”清 昭槤《啸亭杂录·尹文端公》:“次年召还,临行时,吏民环送悲号,公不觉悽愴伤怀,过村桥野寺,必流连小住,慰劳送者。”2.暂时居住。宋 陆游《留题云门草堂》诗:“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陈毅《失题》诗:“小住 杨沟 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
[ zhàn zhù ]1.(人马车辆等)停止行动:听到有人喊他,他连忙~了。2.站稳(多就能不能说,下同):他病刚好,腿很软,站不住。3.在某个地方待下去。4.(理由等)成立:这个论点实在站不住。5.(颜色、油漆等)附着而不掉:墙面太光,抹的灰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