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ù xiū ]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2.不修缮。汉 班彪《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清 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 bù xiū biān fú ]《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 原指不拘小节。后多用来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边幅:布帛的边缘,喻指人的仪表、衣着等。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mào xiū ]勤勉修习。明 陆采《怀香记·绣阁怀香》:“簪缨贵胤儔,青年懋修。”
[ pǔ luó měi xiū shì ]亦作“普洛美修斯”。亦作“普罗米修士”。希腊 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相传他从主神 宙斯 那里偷了火种给人类,受到 宙斯 的惩罚。郭沫若《女神·地球,我的母亲》:“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 普罗美修士。”鲁迅《准风月谈·别一个窃火者》:“火的来源,希腊 人以为是 普洛美修斯 从天上偷来的,因此触了大神 宙斯 之怒,将他锁在高山上,命一只大鹰天天来啄他的肉。”《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那带给你火种的 普罗米修士,原来就在你身旁。”
[ pǔ luó mǐ xiū shì ]见“普罗美修士”。
[ pǔ luò měi xiū sī ]见“普罗美修士”。
[ rèn xí bù xiū ]谓生活上不加检点。语本《周书·皇后传序》:“太祖 创基,修衽席以俭约;高祖 嗣历,节情欲於矫枉。”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卢隐、李峭,皆 王鐸 门生,时议皆以衽席不修,屡黜辱。”
[ shī xiū ](建筑物等较长时间内)没有维护修理:年久~。
[ shù shēn zì xiū ]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shù xiū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 shù xiū yáng ]亦作“束脩羊”。用作束修的羊。泛指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