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 fù rén ]戏曲中男子扮演的旦角。
[ jiǎ fù xì ]古时称男扮女的表演。《文献通考·乐考二十》:“假妇戏: 唐大中 以来, 孙乾饭 、 刘璃瓶 、 郭外春 、 孙有态 善为此戏。”
[ jiǎ gōng jì sī ]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
[ jiǎ gōng yíng sī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 jiǎ guān ]1.临时授予官衔。2.伪装官员的人。
[ jiǎ guǎn ]1.借用馆舍。《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於 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於门。”赵岐 注:“假馆舍,备门徒也。”2.引申指作客旅居。宋 张耒《别梅》诗:“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清 昭槤《啸亭续录·刘凤诰》:“公性豪宕,少假馆 蒋司马 元益 宅。”
[ jiǎ hào ]古时称起事者自立的名号。亦用以称起事者。
[ jiǎ hé ]1.聊为凑合。2.佛教语。谓一切事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暂时聚合,终必离散。
[ jiǎ hòu ]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
[ jiǎ hǔ ]比喻借用他人之势作威作福的人。
[ jiǎ huà ]1.不真实的话。2.不真实的或不正确的话语或说法。
[ jiǎ huáng yuè ]魏 晋 南北朝 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住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周书·静帝纪》:“上柱国、扬州 总管、随国公 杨坚 为假黄鉞、左大丞相。”《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冬十一月,大举伐 吴 ……命 贾充 为使持节、假黄鉞、大都督,以冠军将军 杨济 副之。”胡三省 注:“黄鉞,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一》:“晋 宋 之制,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黄鉞则可专戮节将矣。”后亦省作“假鉞”。宋 陆游《上殿札子二》:“一旦或有非常,陛下择羣臣,使之假鉞而董二军。”
[ jiǎ jì ]亦作“假紒”。亦作“假结”。假发所作之髻,供妇女装饰用。古称编,汉 以后称假髻。髻、紒、结,古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