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党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dǎng xiǎo zǔ ]中国共产党组织内最小的活动单位。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下一级组织形式,但不是一级独立的组织,只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活动。
[ dǎng xiào ]政党培养、训练党的干部的学校,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的党校。
[ dǎng xié chǒu zhèng ]犹言党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 dǎng xié xiàn zhèng ]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 dǎng xìn ]亲近信任。《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文休 倜儻瑰瑋,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益州耆旧传》:“是时王涂隔絶,州之牧伯犹七国之诸侯也,而 璋 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
[ dǎng xù ]古代指学校。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又代 鹤松 圃年 重建 阳朔县 书院讲堂一联云:‘文笔耸层霄,爱此间对万壑瀠洄,教化由来先党序;书楼崇讲席,愿多士做千秋事业,显扬不仅为科名。’”
[ dǎng yán ]直言;善言。《逸周书·祭公》:“王拜手稽首党言。”《隶释·汉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则党言允谐;出相 河间,则黎民时雝。”章炳麟《訄书·相宅》:“非常之原,黎民惧之,而新圣作者遂焉。余识党言,量其步武先后,至 伊犂 止,自 武昌 始。”
[ dǎng yì ]指一个政党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 dǎng yì ]1.聚众议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后汉书·党锢传·魏朗》:“尚书令陈蕃荐朗公忠亮直,宜在机密,復徵为尚书。会被党议,免归家。”南朝梁沉约《君子行》:“嚣途或妄践,党议勿轻持。”唐戴叔伦《敬酬陆山人》诗之一:“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 dǎng yì ]庇护。《宋书·荀伯子传》:“故太尉 广陵公 陈准 ,党翼 孙秀 ,祸加 淮南 ,窃饗大国,因罪得利。”
[ dǎng yǐn ]结党互为援引。
[ dǎng yǒu ]朋党。《鬼谷子·内揵》:“或结以党友。”《汉书·孔光传》:“不结党友,养游説,有求於人。”《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七年》:“充 为人巧諂,与太尉、行太子太傅 荀顗 ……相为党友,朝野恶之。”
[ dǎng yǔ ]同党之人。《公羊传·宣公十一年》:“纳 公孙宁、仪行父 于 陈。此皆大夫也,其言纳何?纳公党与也。”《新唐书·张廷珪传》:“张易之 诛,议穷治党与。”邹鲁《云南光复》:“哥老会首 余占标,不密其事,为 滇 吏侦知,被获梟首,党与遂散。”
[ dǎng yǔ ]指某个派别或集团首领下面的追随者(含贬义)。
[ dǎng yǔ ]犹群议。
[ dǎng yù ]1.古代指监禁、诛杀党人。明 高启《咏隐逸·陈留老父》:“汉 衰党狱起,朝柄在刑餘。”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宋 曾以道学替 金 元 治心,明 曾以党狱替 满清 箝口。”2.指逮捕、杀戮反对党成员。邹鲁《洪宪之役》:“溯自二年讨 袁 军失败,袁世凯 大兴党狱,党人死者甚多,非党员被诬者亦不少。”
[ dǎng yù ]袒护称赞。
[ dǎng yuán ]政党的成员,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成员。
[ dǎng yuán ]1.结援相助的党与。《后汉书·袁术传》:“乃各外交党援,以相图谋。”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臣本书生,素无党援。”章炳麟《革命道德说》:“湘军盛时,常有一方仕宦,一方革命者,彼其党援众多,虽事发而不为害。”2.结党为援。《旧唐书·刘仁规传》:“餘丰在北,餘勇在南,百济、高丽,旧相党援,倭人虽远,亦相影响。”《清史稿·延信传》:“讞上延信党援、欺罔、负恩,要结人心,贪婪乱政,失误兵机,凡二十罪。”
[ dǎng yuē ]党员应遵守的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