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duì ]军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查 江苏 仅 徐州 驻扎兵队。”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日本 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 辽 吉。”茅盾《故乡杂记》第二:“伊拉兵队调动得快,为啥勿早点调到 上海,同十九路军一淘打?”
[ bīng fǎ ]古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熟谙~。
[ bīng fáng ]1.明清时州县官府的部门之一,掌兵事。2.犹兵营。
[ bīng fěi ]旧指为非作歹的军队和匪贼,或象匪贼一样的军队。
[ bīng fēng ]兵器的尖端或锐利部分。亦指兵力,兵势。
[ bīng fú ]1.古代调遣军队、更换将领所用的符节(凭证)。2.兵书。
[ bīng fǔ ]掌管国家军事要政的官府,特指 宋代 的枢密院。
[ bīng gē ]兵器,借指战争:不动~。~四起。
[ bīng gé ]兵器和甲胄,借指战争:~未息。
[ bīng gōng chǎng ]制造武器装备的工厂。
[ bīng guì shén sù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嘉言曰:‘兵贵神速。’”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