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shū fà zhǒng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tuì bǐ zhǒng ]1.见“退笔塚”。2.亦作“退笔冢”。埋秃笔头为冢。唐 张怀瓘《书断·僧智永》:“﹝ 智永 ﹞住 吴兴 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瘞之,号为‘退笔塚。’。”后用为积年勤学之典。清 钱谦益《代书砚答》诗:“退笔冢中悲力尽,短檠墙角嘆交疎。”
[ yàn zǐ zhǒng ]春秋 时 晋 赵简子 的坟,形如砚,故名。宋 周煇《北辕录》:“十六日至 邯郸县,县古 赵国 ……闻每年三月二十四日空巷上 简子 塚。塚形如砚,世谓‘砚子塚’。”
[ yī guān zhǒng ]也叫衣冠墓。只埋着死者衣帽等遗物的坟墓,多为纪念而建造。冢(zhǒng)。
[ yí zhǒng ]1.亦作“遗塚”。古墓,荒坟。2.见“遗冢”。
[ yīng wǔ zhǒng ]葬鹦鹉的坟。特指 唐 杨玉环 葬其宠物白鹦鹉的坟。
[ yuān yāng zhǒng ]恋人死后合葬的坟墓。明 兰楚芳《愿成双·春思》套曲:“春初透,花正结,正愁红惨緑时节。待鸳鸯塚上长连枝,做一段风流话説。”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 周叔球 ﹞年不逾三十,恋一女妓,钟情而死,时比之鸳鸯塚云。”《花月痕》第十七回:“秋痕 想了一想道:‘羡 梁山 和你鸳鸯塚并。’痴珠 瞧着 秋痕 发怔!”
[ zhǒng chén ]大臣;朝廷重臣。汉 马融《忠经·冢臣》:“冢臣於君,可谓一体。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清 吴伟业《雕桥庄歌》:“同是冢臣恩数异,伤心非復 定陵 年。”
[ zhǒng dí ]嫡长子。《晋书·吕纂载记》:“臣虽年长,陛下国家之冢嫡,不可以私爱而乱大伦。”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三》:“夫 子纠 桓公,皆 襄公 之庶弟,而非冢嫡,各因畏祸而出奔。”
[ zhǒng jūn ]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 zhǒng lú ]墓旁守丧者住的小草房。《汉书·游侠传·原涉》:“及 涉 父死,让还 南阳 賻送,行丧冢庐三年。”《后汉书·丁鸿传》:“﹝ 鸿 父 綝 卒﹞既葬,乃挂縗絰於冢庐而逃去。”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五:“后面崔嵬者,桓公 旧冢庐。”
[ zhǒng mù yǐ gǒng ]坟墓上的树木以很高大。比喻老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