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án dǔ ]墙。明 陈子龙《新乐府·小车行》:“风吹黄蒿,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
[ yuán hà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 传:“垣,墻也。翰,干也。”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 yuán píng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以“垣屏”指星空的太微、紫微、天市三垣。《晋书·文苑传·成公绥》:“垣屏络绎而珠连,三台差池而雁翔。”
[ yuán wū ]1.有围墙的房屋。2.围墙和房屋。
[ yuán yī ]1.墙上背荫处所生的苔藓植物。覆蔽如人之衣,故名。2.指地上的苔藓。
[ suǒ yuán ]琐,青琐;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 wéi yuá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垣,墻也。”郑玄 笺:“大师,三公也。”大,通“太”。后因以“维垣”为太师之代称。
[ xīn yuán ]1.新筑的垣墙。2.复姓。
[ xīng yuán ]星垣,汉语词语,意思是我国古天文学的星空分区,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三垣出自晚秋游武担山寺序》
[ yè yuán ]1.皇宫的旁垣。2.唐代称门下、中书两省。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
[ yíng dài wéi yuán ]同“縈带全城”。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 墨子 之守:縈带为垣,高不可登;折著为械,坚不可入。”
[ yǔ jǐng yān yuán ]比喻荒凉、冷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