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ǐ yuàn ]最初的愿望。《左传·成公十八年》:“孤始愿不及此。”《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 仕东典郡,始愿已获。”
[ shǐ zhōng bù yú ]自始至终不改变。渝(yú):变。
[ shǐ zhōng rú yī ]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 shǐ zhōng ruò yī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同“始终如一”。
[ shǐ zǔ niǎo ]古脊椎动物,头部像鸟,有爪和翅膀,稍能飞行,有牙齿,尾巴很长,由多数尾椎骨构成,除身上有鸟类的羽毛外,跟爬行动物相似。一般认为它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中间类型,是原始鸟类,出现在侏罗纪。
[ shùn shǐ ]谨慎于事情的开始。顺,通“慎”。《庄子·人间世》:“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庄子一》:“顺应读作慎……《左襄二十五年传》‘慎始而敬终’,是‘慎始’乃古人成语。‘慎始无穷’,穷,困也。”
[ qī shǐ ]1.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2.作为乐曲名。
[ quán shǐ quán zhōng ](做事)从头到尾都很完美一致。
[ lǜ shǐ ]1.谋划事情的开始。2.指忧虑于事情的开端。
[ mò shǐ ]末始,汉语词语,意思为始末;原委
[ qǐng zì wěi shǐ ]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 ruǎn shǐ píng ]借指外放的地方官。典源《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附《阮咸传》 “荀勖 每与论音律,自以为远不及也,疾之,出补 始平 太守。”释义后因以“阮始平”借指外放的地方官。示例唐 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诗:“适逢 阮始平,立马问 长安。1”
[ shèn shǐ ]一开始就慎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汉 贾谊《新书·胎教》:“故君子慎始。”清 李渔《慎鸾交·待旦》:“此生既能慎始,必能全终。”
[ shèn zhōng chéng shǐ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同“慎终如始”。
[ shèn zhōng rú shǐ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 shèn zhōng yú shǐ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 sì shǐ ]1.旧说《诗经》有四始,各家说法不一:(1)指“风”、“小雅”、“大雅”、“颂”。2.指农历正月旦(正月初一早晨,为岁始)、冬至、腊明日(腊日的第二天)、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