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ù gǔ lǚ cháng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qǔ lǚ ]谓代人拾鞋。比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 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
[ míng yù yè lǚ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má lǚ ]麻鞋。唐 姚合《送无可上人游越》诗:“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
[ sǎng tuī zhī lǚ ]古代一种鞋头高出的履。
[ lín lǚ ]1.见“临深履薄”。2.谓实地察核。《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初,操 承 凉州 从事及 武都 降人之辞,説‘张鲁 易攻,阳平城 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胡三省 注:“临履,谓亲临其地而履行营垒处所也。”
[ lǚ bì ]楚共王 有宠子五人,无嫡立。乃埋璧祷于神,使能践之者立为嗣。
[ lǚ báo ]行走于薄冰上。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
[ lǚ dài ]坦克、拖拉机等车体两侧车轮上的链带。履带的着地面积大,可以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并能增加牵引能力,便于爬坡和在松软泥泞或不平的地面上行驶。
[ lǚ dài ]履地戴天。《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后以谓生存天地间。《北史·宇文护传》:“顾视悲摧,心情断絶,胡颜履戴,负愧神明。”
[ lǚ dǎo ]1.犹言实践,实行。2.指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