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zhōu ]古州名。相传 禹 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 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大同 一带地区。
[ bìng zhōu ér ]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并州、幽州 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三国 魏 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 并 游侠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人为之歌曰:‘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復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 葛彊:何如 并州 儿?’…… 彊 是其爱将,并州 人也。”唐 李白《少年行》之一:“经过 燕 太子,结託 并州 儿。”
[ bìng zhōu gē ]乐府歌曲名。谓 晋 并州 大姓 田兰、薄盛 斩 汲桑 之所作。歌词载《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
[ bìng zhōu jiǎn ]亦作“并剪”。亦作“并翦”。古时 并州 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
[ guā zhōu ]1.古地名。即今 甘肃省 敦煌市。《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离 于 瓜州。”一说,在今 秦岭 南北两坡。参阅 顾颉刚《史林杂识·瓜州》。2.古州名。(1)北魏 孝明帝 置,治所 敦煌(今 甘肃省 敦煌市 西)。(2)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所 晋昌(今 甘肃省 安西县 东南)。3.见“瓜洲”。
[ liú suí zhōu ]即 唐代 诗人 刘长卿。他曾任 随州 剌史,因称 刘随州。
[ hǎi zhōu cháng shān ]即臭梧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 lì zhōu tiē ]法帖名。即《临江帖》。
[ lián zhōu ]1.一州又一州。《汉书·王莽传下》:“盗贼始发,其原甚微……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2.州名。隋 置州,以州西南有 黄连岭 而名。唐 辖境相当今 广东省 连县、连南县、阳山县 等地。元 升为路,寻复旧。明 清 皆属 广州府。1911年废,改本州为县,属 广东省。唐 韩愈《送惠师》诗:“自来 连州 寺,曾未造城闉。”清 宋翔凤《题<宝庆图经形势疆域篇>》诗之三:“八排在 连州,羣 傜 所巢穴。”3.州名。今 四川省 筠连县 一带。《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连州,县六:当为、都寧、逻游、罗龙、加平、清坎。”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五·遵义府》:“筠连县,本 夜郎 属境,唐 置羈縻 筠 连 二州,属 戎州都督府。宋 因之。元 并为 筠连州,属 永寧路。明 初降州为县。”
[ liáo zhōu ]本为州名。泛指 辽 东一带地方。
[ liù zhōu ]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逸周书·程典》:“维三月既生魄,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吕氏春秋·古乐》:“汤 於是率六州以讨 桀 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寧。”《文选·郭璞<江赋>》:“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李善 注:“六州,益、梁、荆、江、扬、徐。”其中 益州 置于 汉,江州 置于 晋,已非古九州之名。2.指 唐 时六州郡。《新唐书·突厥传上》:“初,突厥 内属者分处 丰、胜、灵、夏、朔、代 间,谓之 河曲 六州降人。”唐 李商隐《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山下祇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冯浩 注:“六州儿者,指 河北 魏博 诸州也。《旧》、《新》书《罗威传》:“自 至德 中,田承嗣 盗据 相、魏、澶、博、衞、贝 等六州,募置牙军。语曰:‘长安 天子,魏府 牙军。’谓其势强也。魏 博 六州,唐 时常语”。”此指 魏 博 六州。3.乐曲名。《文献通考·乐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臺》并《六州》为四。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为警场……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其称谓已熟也。”
[ liù zhōu tiě ]《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载,罗绍威 为 天雄 节度使,辖 魏 博 六州四十三县。罗 以 魏 博 自 田承嗣 时所置牙军五千人,挟持军帅,骄横难制,乃阴借 朱全忠 军十万入 魏 博,尽杀牙兵。半年中 罗绍威 供应军需,耗费不赀;虽剪除骄兵,但亦自此衰弱。“绍威 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后以“六州铁”为铸成大错之典。
[ lú zhōu shì ]在四川省南部、长江与沱江汇合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423万(1995年)。为长江上游重要河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公路转运枢纽。特产泸州大曲酒。名胜古迹有忠山、滴乳崖等。
[ shén zhōu ]战国时人驺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来用“神州”做中国的代称。
[ liáng zhōu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2.唐代软舞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