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bó ]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易·贲》:“束帛戔戔。”《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汉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贾公彦 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晋 葛洪《抱朴子·钦士》:“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唐 元稹《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
[ shù bó jiā bì ]束帛之上又加玉璧。古代表示贵重的礼物。
[ shù bó jiā cóng ]束帛之上又加瑞玉。古代表示贵重的礼物。
[ shù fā fēng bó ]指妇女忠贞不渝。
[ sī bó ]丝与丝织物的总称。《周礼·天官·染人》:“染人掌染丝帛。”孙诒让 正义:“未织者为丝,已织者为帛。”唐 冯贽《云仙杂记·白眼蜂》:“开元 中,春末两市多白眼蜂如山,市人以此卜丝帛之丰歉。”
[ xù bó ]棉絮与布帛。泛指轻暖之御寒物品。《南齐书·孝义传·华宝》:“同郡 刘怀胤 与弟 怀则,年十岁,遭父丧,不衣絮帛,不食盐菜。”唐 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诸生喜黌塾之广,庶老加絮帛之优。”
[ yī bù zhòng bó ]不重叠穿着丝织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尹文子·大道上》:“昔 晉國 苦奢,文公 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無幾時,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飯。”《晋书·刘超传》:“﹝ 超 ﹞處身清苦,衣不重帛,家無儋石之儲。”
[ xì bó shū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