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ěn zhì ]恳切。《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政 每共言论,常切磋恳至,不为屈挠。”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臣伏闻宰相公卿百官及关辅百姓耆耋等,以陛下功崇德鉅,天成地平,宜加号於殊常,以昭示於来代,陈请恳至,于再于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辛未,魏 以 彭城王 勰 为太师,勰 固辞。魏主 赐詔敦諭,又为家人书,祈请恳至;勰 不得已,受命。”清 王韬《择友说》:“今夫人必先有芬芳悱惻之怀,然后有恳至篤忱之谊,岂可於寻常庸俗中求之哉!”
[ qín kěn ]勤劳而踏实:~地劳动。勤勤恳恳地工作。
[ yí kěn ]死后尚存的款款忠情。唐 薛逢《题筹笔驿》诗:“《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 yīn kěn ]恳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石欲辞去,叟挽止殷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许欲归。众留殷恳,朝请暮邀,日更数主。”
[ zhūn kěn ]诚厚恳挚。清 方苞《圣主躬耕藉田颂》:“凡此爱民重穀,肫恳无已之圣心,久沦浹於臣民之膈臆。”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其学以诚为本,遇人无等夷,一待以肫恳之怀。”《“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民意’者,或为一二人所假借,或供一党派之利用,从未尝有真切肫恳之表示。”
[ zhōng kěn ]忠贞诚恳。《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裴度、崔羣 为言:‘愈 虽狂,发於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清 顾炎武《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冰心《寄小读者》三:“山东 是我灵魂上的故乡,我只喜欢忠恳的 山东 人,听那生怯的 山东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