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ǎo luàn ]烦忧;打扰。《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復於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唐 白居易《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宋 王巩《闻见近录》:“臣不怕惊动官家,恼乱宰相,则打煞此厮儿久矣。”明 吴承恩《桃源图》诗:“僊源错引渔舟入,恼乱桃花自在春。”
[ nǎo nù ]1.生气;发怒:这些恶毒的攻击,使他十分~。2.使恼怒;触怒:一句话~了他,于是再也不和我说话了。
[ nǎo shā ]亦作“恼煞”。犹言恼甚。杀,语助词,表示程度深。唐 李白《赠段七娘》诗:“千杯緑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南唐 冯延巳《金错刀》词:“春光堪赏还堪玩,恼煞东风误少年。”宋 辛弃疾《减字木兰花·宿僧房有作》词:“却恨春风,勾引诗来恼杀翁。”
[ nǎo xiū biàn nù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同“恼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