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ǐn dào ]哀悼;哀怜。《东观汉记·朱遂传》:“政失厥中,狼灾为应,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颖 仍还眠向寐处,梦见谓 颖 曰:‘我以穷苦告君,奈何不相愍悼乎?’”唐 陆龟蒙《南泾渔父》诗:“民皆死搜求,莫肯兴愍悼。”《辽史·萧海瓈传》:“年五十卒,帝愍悼,輟朝二日。”
[ shāng dào ]怀念死者而感到悲伤:顷得噩耗,~不已。
[ mào dào ]指老人与幼儿。《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耄与悼,虽有罪不加刑焉。”郑玄 注:“爱幼而尊老。”《三国志·吴志·孙策传》“策 阴欲袭 许,迎 汉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志林》:“顺帝 至 建安 中,五六十岁,于吉 是时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礼不加刑。”
[ tòng dào ]悲痛伤悼。宋 郭彖《睽车志》卷四:“思文 暮年始生一子……年六七岁,竟死。思文 慟悼,恨不身代之也。”
[ xiào dào ]语本《诗·邶风·终风》:“謔浪笑敖,中心是悼。”后谓既可笑又可哀。
[ zhuī dào ]沉痛地怀念(死者):~会。~死难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