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ǎ cǎo gǔ ]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 已灭 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dǎ cǎo jīng shé ]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 dǎ cǎo shé jīng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 dǎ chà ]1.砍去、切断或掐去植物的不需要的枝、芽使形态美观或结更多的果实。2.修剪枝条的过程。
[ dǎ chá wéi ]亦作“打茶会”。旧时谓至妓院品茗饮酒取乐。
[ dǎ chà ]打断别人的说话或工作:你别~,听我说下去。他在那儿做功课,你别跟他~。
[ dǎ cháng ]麦子、高粱、豆子等农作物收割后在场上脱粒。
[ dǎ cháng ér ]方言。演员在台上走过场。
[ dǎ chǎng zi ]跑江湖的曲艺、杂技演员用敲锣鼓、吆喝等方式把观众招引来围成圆形的表演场地,叫做打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