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ěr bào shén ]比喻暗中通风报信的人(多含贬义)。
[ kuáng bào ]1.虚假骗人的报告。2.谎报,虚假欺骗地报告。
[ chān bào ]察访报告。《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 刘晏 ﹞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覘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 è bào ]佛教指做坏事得到的受惩罚的报应。
[ chéng bào ]用公文报告上级:~中央批准。
[ fǎn bào ]1.反复,往还。2.返回报告情况。3.回赠礼物。4.谓报复仇怨。5.关于反叛者的情报。
[ jiàn bào ]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这篇文章明天就可以~。
[ xiàn shì bào ]谓今生做了缺德事,现世便得到恶报。多用为詈词。
[ jī máo bào ]亦作“鷄毛报”。紧急投递的报纸。
[ huí bào ]1.报告(任务、使命等执行的情况)。2.报答;酬报:做好事不图~。3.报复:你这样恶意攻击人家,总有一天会遭到~的。
[ jīn zì tǎ bào ]埃及报纸。1875年创刊于亚历山大。后迁开罗。初为周报。后改日报。是中东有较大影响的阿拉伯文报纸。
[ jǐng bào ]通过电台、电视台或用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防空~。台风~。降温~。
[ jǐng bào qì ]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