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ū jiǎn ]1.亦作"拘谫"。2.局促浅薄。
[ jū jǐn ]1.管束严紧。《红楼梦》第四回:“你的意思我早知道了:守着舅舅姨母住着,未免拘紧了,不如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2.谓局促得无法回旋。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琿春 前造礮臺,因安礮拘紧,运用不灵,经吉林将军自备经费,改修完竣。”
[ jū jǐn ](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他是个~的人,从不和人随便谈笑。
[ jū jū ]1.拘挛不伸貌。一说美好貌。2.拘泥貌。3.自适貌。4.跳动貌。5.勤劳貌。
[ jū lán ]遮拦;拦截。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 顾成庙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宋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遂以折博为名,多遣公人、牙人公行拘拦民间物货入场,贱买贵卖,其害过於市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