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zhāo ]1.招贴。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赏菊》:“酒壚茶设,亦多栽黄菊,於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2.指商店招牌和招徕顾客的幌子等物。郑振铎《海燕·黄昏的观前街》:“灯光耀耀煌煌的,铜的、布的、黑漆金字的市招,密簇簇的排列在你的头上,一举手便可触到了几块。”胡也频《光明在我们前面》:“晨风也吹来了,鼓动着欲明的天色,震动着飘摇的市招,发出微微的低音的歌唱。”
[ xūn zhāo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光武 同游学。及 光武 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 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后因谓招聘隐士出仕为“纁招”。
[ xīn zhāo ]口中不言而以情态进行挑逗。多形容女人轻佻之状。《史记·货殖列传》:“今夫 赵 女 郑 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躡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宋 苏轼《书刘庭式事》:“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弛,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
[ xuǎn zhāo ]犹选聘。《半月谈》1986年第24期:“民办教师选招为公办教师,由本人提出申请,组织上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全面考核,从合格者中择优选招,以保证质量。”
[ yī zhāo ]1.一个靶子。2.谓一招来或一招手。3.指一种办法、计策或手段。
[ zì zhāo ]1.自取;自致。2.自己供认。
[ zuò chǎn zhāo fū ]亦作“坐门招夫”。旧谓寡妇承袭其夫遗产,招后夫进门成婚。
[ zuò mén zhāo fū ]见“坐产招夫”。
[ zuò shān zhāo fū ]招婿入赘。
[ zhāo ān ]旧指统治者用笼络的手段,诱使武装反抗的人放下武器,投降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