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ài kuò ]1.总括:大家提了不少意见,但~起来就是两条。2.简单扼要:~地讲讲故事情节。3.把对一类事物中的某些事物所具有的 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推广到对整个这一类事物的认识,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过程和方法。与“抽象”相对。
[ gài niàn de gài kuò ]通过减少某一概念的内涵来扩大该概念的外延的方法。如在“专科词典”这一概念中减少“收录和解释专科词语”这一内涵,概念的外延就相应扩大而过渡到属概念“词典”。
[ lóng kuò ]犹囊括,包举。《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唐 徐彦 疏:“始皇 据 秦 藉灭 周 之资而殄六国,项羽 因 胡亥 之虐而笼括天下,皆非受命之帝。”
[ jiǎn kuò ]1.法度。2.稽查。3.搜括。
[ kuò bì ]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通“栝”。
[ kuò dí ]征购民间余粮。《宋史·食货志上三》:“其曰括糴。元符 元年,涇原 经略使 章楶 请并边糴买,豫榜諭民,毋得与公家争糴,即官储有乏,括索赢粮之家,量存其所用,尽糴入官。”
[ kuò dì ]1.包容大地。晋 陆机《移书太常荐同郡张赡》:“太清闢宇,四门启籥;玄纲括地,天网广罗。”南朝 梁 陶弘景《解官表》:“尧 风冲天,潁阳 振饮 河 之谈;汉 德括地,商 阴峻餐芝之气。”唐 王勃《灵瑞寺浮图碑》:“神州括地,寰中分五岳之图;巨壑浮天,海上擢三山之秀。”韩瀚《山河曲》:“若无括地胸怀,回天膂力,怎敢向人天宣战!”2.犹括田。《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太史院使 齐履谦 之 江西 福建 宣抚,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餘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参见“括田”。3.震地;动地。括,通“聒”。隋 何妥《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鉦。”《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只见振天锣鼓响,括地喊声鸣。”
[ kuò ěr ]聒耳。谓声音刺耳。括,通“聒”。
[ kuò fā ]1.束发。指服丧。2.束发。指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