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n shòu jiào yù ]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 liàng néng shòu guān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miàn shòu ]1.当面传授:~机宜。2.用当面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区别于“函授”):对函授学员每学期~一周。
[ shì guǎn shòu càn ]谓诸侯或附属国国君入为天子卿士并被授予封地俸禄。语本《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毛 传:“诸侯入为天子卿士受采禄。”元 程鉅夫《安南国王陈益稷加恩制》:“拯溺救焚,从王师凡一再举;适馆授粲,留湖右几三十年。”
[ liú shòu ]清 制官吏奏荐形式之一,其法由吏部及本属衙门奏荐候缺任命。
[ qīn shòu ]1.亲手授受。2.亲自教授。
[ shí shòu ]以额定之官职,正式除授实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当某年得知县,某年署大县,某年实授。”《清会典事例·吏部·除授》:“十一年奏准:现任实授之员,捐升离任,续经註销,仍归原职补用者,悉令其以原缺坐补。”
[ sī xiāng shòu shòu ]授:给予;受:接受。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
[ lín wēi shòu mìng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sè shòu ]用神色传递内心的感情。多指男女之间的情爱。
[ sè shòu hún yǔ ]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 shòu shòu ]1.犹呼应,传递。2.指学问的传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