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n tóu ]1.包揽某项事务的头目。《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揽头 李智、黄四,派了年例,三万香蜡等料钱粮下来。”《儒林外史》第四回:“託他仍旧到集上庵里请平日相与的和尚做揽头,请大寺八众僧人来念经。”《清史稿·食货志一》:“吉林 放有揽头包领,虽荒疃緜袤,輒刻期集事。”2.接受。《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青年少寡,那里熬得?待要嫁人,那边厢人闻得他妖淫之名,没人敢揽头。”
[ lǎn yǐn ]亦作“擥引”。犹援引,引证。
[ lǎn yuè ]摘月。喻壮举。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谈笑凯歌还。”《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禾苗的雨露战士的枪,揽月捉鳖喜报多。”
[ lǎn zǎi ]1.撮要记载。2.亦作“揽儎”。承揽装载运送。
[ lǎn zhuǎn ]挽回。《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命运的安排,终非人力所能揽转的。”
[ lǎn zhuì ]亦作“擥缀”。拉扯凑合。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自 开元 制礼讳去《国恤》章,累圣陵寝,皆因事擥缀,取一切乃已。”
[ dōu lǎn ]1.招引(顾客):~生意。2.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拉:他就爱~事儿。
[ dà bāo dà lǎn ]把工作或事情全部兜揽、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