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āng lì ]1.见“昌历”。2.亦作“昌歷”。昌盛的年代。南朝 齐 谢朓《元会曲》:“二仪啟昌歷,三阳应庆期。”《北齐书·阳斐传》:“当今殷忧啟圣,运遭昌历。”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臣诚见陛下具文武之德,有神圣之姿,啟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 chāng mén ]即 阊门。春秋 吴国 之西郭门。《吴越春秋》、《越绝书》均谓 阖闾 所建。阖闾 欲西破 楚,故又名 破楚门。《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孔子、颜渊 登 鲁 泰山,望 吴 昌门。”《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策 命 慈 往抚安焉……饯送 昌门。”《资治通鉴·汉建安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引《孙权记》注:“吴 西郭门曰 閶门,夫差 作,以天门通 閶闔,故名之。后 春申君 改曰 昌门。”
[ chāng míng ]1.(政治、文化)兴盛发达:科学~。2.使昌明:~文化。~大义。
[ chāng míng tóng zǐ ]中草药川乌头的别名。
[ chāng nián ]谓太平盛世。唐 阎朝隐《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凤皇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旧唐书·音乐志三》:“已奏黄鐘歌大吕,还符宝歷祚昌年。”
[ chāng pī ]狂乱放纵貌。昌,通“猖”。
[ chāng pú ]人名。相传为 昌意 之妃,颛顼 之母。
[ chāng pú ]即菖蒲。昌,通“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呈剑形,夏天开花,淡黄色,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中医用做健胃剂,外用可以治牙痛、齿龈出血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按,《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作“菖蒲”。
[ chāng pú zū ]亦作“昌蒲葅”。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吕氏春秋·遇合》:“文王 嗜昌蒲菹,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晋 张邈《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 chāng qú ]大道。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天下。
[ chāng róng ]仙人名。汉 刘向《列仙传·昌容》:“昌容 者,常山 道人也。自称 殷 王子。食蓬虆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餘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晋 左思《魏都赋》:“昌容 练色,犊 配眉连。”北周 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迎风下列缺,洒酒召 昌容。”
[ chāng shèng ]兴旺;兴盛:文化~。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