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曲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guò qǔ ]戏曲名词。南曲曲牌除引子、尾声外,统称为“过曲”。如《牡丹亭·惊梦》以《绕池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六个曲牌为一套,除引子《绕池游》和末曲《尾声》外,都属于过曲。
[ jìn xíng qǔ ]适合于队伍行进时演奏或歌唱的乐曲,节奏鲜明,结构严整,由偶数拍子构成,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 jiǔ qǔ zhū ]一种珠孔曲折难通的宝珠。宋 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宝珠穿蚁闹连朝”王十朋 集注引 宋 赵次公 曰:“小説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而不得,问之 孔子。孔子 教以涂脂於线,使蚁通焉。”《老残游记》二十回:“这山里的路,天生成九曲珠似的,一步一曲。”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贷金尊于市,不知己之有苍璧、小璣,况自有九曲珠足以照夜。”
[ jūn qǔ ]见“钧天曲”。
[ jīn suǒ qǔ ]曲调名。
[ jìng qǔ ]僻静幽深。 唐 张籍 《寄故人》诗:“静曲閒房病客居,蝉声满树槿花疏。”
[ lí qǔ ]离歌。
[ dà běn qǔ ]白族的曲艺。已有数百年历史。流行于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有南腔和北腔之分。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语为主,也有用汉语的。唱词格式大都是四句一组,前三句为七字句,第四句为五字句。后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吹吹腔”,除有民间乐舞的特点外,还吸取了汉族戏剧的优点,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fó qǔ ]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变混称为佛曲。 清 毛奇龄 《西河诗话》卷二:“或曰佛曲佛舞,在 隋 唐 已有之,不始 金 元 ,如 李 唐 《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今 吴门 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按《晋书·鳩摩罗什传》, 天竺 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乐府杂録》, 长庆 中讲僧 文敍 善吟经,其声宛转,感动里人,乐工状其念四声 观世音 菩萨,乃撰《文敍子曲》,至是佛经无不可吟,不独偈颂然矣。”
[ gān zhōu qǔ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甘州子》。单调三十三字,平韵。
[ fén qǔ ]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宁武县 管涔山,东南流经 太原市 至 新绛县 而西折入 黄河。其西折处谓 汾 曲。《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魏书·安同传》:“宜截 汾 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西围既固,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周书·武帝纪下》:“往者军下 宜阳,衅由彼始;兵兴 汾 曲,事非我先。”
[ gù qǔ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 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 顾。’”后遂以“顾曲”为欣赏音乐、戏曲之典。
[ héng chuī qǔ ]乐府歌曲名。汉 张骞 通使 西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 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为军中乐,马上演奏。原为乘舆的武乐,东汉 以给边地将军。魏 晋 以后,二十八解已亡。现存歌词,均系 魏 晋 以后文人作品。参阅 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横吹曲题解》。
[ fán qǔ ]犹繁琐。
[ jiāo xiǎng qǔ ]也叫交响乐。大型管弦乐套曲。最早发源并形成于欧洲。一般四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多为奏鸣曲曲式)。也有少于或多于四个乐章的作品,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两个乐章)。交响曲规模宏大,管弦乐法复杂,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
[ hán dān qǔ ]古代 赵国 都城 邯郸 流行的舞曲。
[ jūn tiān qǔ ]指钧天广乐。
[ kěn qǔ ]诚恳委婉。
[ jǐng qǔ ]里巷;里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寒月芙蕖》:“有井曲无赖子,遗以酒,求传其术。”
[ jiào qǔ ]象叫喊似的歌唱,歌声中缺乏蕴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