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ì shù shù mǎ ]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 jiǎng shù ]三国 魏 嵇康 常锻于大柳树下,与亲旧 吕安、向秀 等人清谈。见《晋书·嵇康传》。后用为思念亲旧的典故。
[ jǐng shù ]井与树荫,借指饮食休息之所。
[ fēng shù jūn ]寄生于枫树的菌类植物。
[ fēng shù líng ]即猪苓。因多生于枫树根部,故有此称。菌核入药,子实体可供食用。
[ fēng xiāng shù ]落叶大乔木。通称枫树。叶互生,通常三裂,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复合蒴果圆球形,种子上部有翅。树脂、根、叶、果均入药。木材轻软、细致,但易裂、不耐朽,可作箱板。秋叶艳红,可供观赏。因有脂而香,故称。
[ fēng shàn shù ]秦始皇 封 泰山 后,下山遇暴风雨,躲避于一松树下,因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亦称之为“封禪树”。
[ bǎi nián shù rén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 chū shù ]1.走出门屏,借指出门。2.高出树梢。
[ guā pí dā lǐ shù ]根本搭不上。指强认亲族。
[ biǎo shù ]犹建树。《明史·孟一脉传》:“晚膺节鉞,年力已衰,不克有所表树。”
[ jī shù ]1.指古代中书省。语本《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 爽 与 放”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世语》:“放(刘放)资(孙资)久典机任,献(夏侯献)、肇(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復几?’”《北史·隐逸传·崔颐》:“汉 则 马迁、萧望,晋 则 裴楷、张华,鸡树腾声,鵷池播美。”宋 司马光《送二同年使北》诗之二:“金门祕鸡树,朱节耀龙庭。”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内阁中书》:“谷鶯上鸡树而栖,虽云大乐;野鷺占凤池而浴,祇觉增惭。”2.指宰相府第中的树。唐 白居易《和春深》之三:“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 jiān jiā yù shù ]基本含义是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
[ jīn jī nà shù ]亦作“金鷄纳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 kàng wū shù zhǒng ]能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或受害较轻的树木种类。如构树、大叶黄杨和夹竹桃具有抗二氧化硫(同时也能抗氯气和氟化氢)的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择或培育抗污树种的工作,对保护城市环境起了一定作用。
[ lián lǐ shù ]两树交合在一起。多比喻恩爱夫妇。
[ liè shù ]1.成列的树木。2.谓成行地种植。
[ páo shù sōu gēn ]比喻追究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