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o shù ]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
[ qiáo sǒu ]樵叟,汉语词语,意思是打柴的老翁出自入少密溪》
[ qiáo sū ]1.砍柴刈草。2.打柴砍草的人。3.柴草。4.指日常生计。
[ qiáo sū bù cuàn ]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 qiáo sū kè ]打柴砍草的人。前蜀 韦庄《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诗:“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宋 王安石《破冢》诗之二:“墦间或有樵苏客,未必他年醉饱人。”
[ qiáo sū shī cuàn ]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 qiáo tóu ]指樵夫用以束发的头巾。也泛指粗布头巾。
[ qiáo xīn ]1.柴薪。《墨子·旗帜》:“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元 何中《早起》诗:“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清 施闰章《龙衣船》诗:“猪鸡祭赛舟人乐,白夺樵薪不为虐。”2.采薪。《东观汉记·承宫传》:“﹝ 承宫 ﹞留精舍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晋书·祖逖传》:“﹝ 祖逖 ﹞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百姓感悦。”《魏书·李彪传》:“昼则樵薪供爨,夜则观文属缀。”
[ qiáo yú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唐 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唐 于鹄《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2.打柴和捕鱼。宋 苏轼《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渔。”清 方文《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