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2.指国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
[ lí fēng mù yǔ ]风吹头,雨洗发。形容奔波辛苦。清 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執事自西北控東南之議不復可行,恐纚風沐雨正無已時。”
[ xūn mù ]迷信的人在斋戒占卜前烧香、沐浴,表示对神虔诚。
[ táo mù ]谓蒙受德泽教化。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故六七年间,海宇苍生,餐和饮泽,陶沐元化,无小无大,咸稽首仰祝我圣母亿万年,保我圣主与天无极。”
[ wǎng mù ]白白地蒙受。对人来访的敬词。
[ yī mù sān zhuō fà ]谓一次沐浴须三度握其已散之发。形容求贤殷切或事务繁劳。
[ yù mù ]1.沐浴,洗澡。2.比喻受浸润。
[ xiū mù ]涂漆整修。元 姚燧《天宝坛记》:“乃戒其家髹沐之工,市汞鍊朱,即仪其门。”
[ tǔ lóng mù hóu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xǐ mù ]1.沐浴。2.借指休假。3.比喻培育。
[ yǔ mù fēng cān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 zhāi mù ]斋沐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斋戒沐浴
[ xìn mù ]本谓用芳香的草涂身后沐浴以去除秽恶。引申指认真研究,取精用宏。
[ zhān mù ]1.同“霑沐”。2.蒙受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