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dēng ]1.金属制成的灯。旧题汉郭宪《洞冥记》:“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隋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玉軼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花开。”唐陆龟蒙《书带草赋》:“金灯照灼,尚惊秦帝之焚。”2.草名。山慈姑的别称。
[ kāi lǜ dēng ]比喻准许做某事:不能给不合格产品上市~。
[ kāi lǜ dēng ]指交通路口打开准许行人车辆通过的信号。后多用于比喻提供方便条件。
[ kāng dēng ]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 吉林 民间多用之。
[ fēng zhōng dēng ]佛教语。比喻人生短促易逝。
[ fǎn guāng dēng ]利用反光镜把强烈的光线反射出去的灯,主要用在舞台或高大建筑物上。
[ hán dēng ]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 jiǔ jīng dēng ]用挥发性液体燃料(如酒精)的一种灯。
[ jiǔ lù dēng hóng ]形容热闹的饮宴场面。泛指奢侈豪华的生活情景。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酒緑燈紅紺碧花,江鄉此會最高華。”清 黄景仁《减兰》词:“别筵易醉,酒緑燈紅都是淚。”秦牧《花城·沙面晨眺》:“总之,大罢工使 香港 这个酒绿灯红的城市完全失色了。”
[ jiǎo dēng ]即羊角灯。用透明角质材料为罩的灯。又称明角灯。
[ lóng zhěn yā dēng ]谓太子纳妃。典出 晋 张敞《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漆龙头支髻枕,金涂连盘鸭灯。”明 王志坚《表异录·帝王》:“太子门戟曰鸡戟,太子纳妃曰龙枕鸭灯。”
[ lóng dēng ]即灯笼。唐 殷尧藩《宫词》:“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宋 周邦彦《意难忘·美咏》词:“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有双鬟笼灯,导一妇人出,年四十餘,举止大家。”参见“灯笼”。
[ lǜ dēng ]1.指挥交通的绿色信号灯。绿灯亮,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2.用开绿灯比喻提供方便条件。
[ lù jiǔ hóng dēng ]犹灯红酒绿。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天倫樂事萃華堂,緑酒紅燈夜未央。”清 姚燮《旜帛》诗:“誰憐風雨屯軍苦,緑酒紅燈自畫樓。”
[ měi fú dēng ]煤油灯的旧称。初出于 美国 美孚石油公司,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