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ǎn dǎ wǔ shēng ]传统戏曲中脚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表演上重矫捷、灵活。如京剧《三岔口》中的 任堂惠、《十字坡》中的 武松。
[ duǎn dāo zhí rù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 duǎn dí ]1.佤族吹奏乐 器。竹制,一端有吹口,横吹。音色高亢明亮。2.西洋管乐器。比长笛高一个八度。是木管乐器中的最 高音乐器。
[ duǎn fà ]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唐 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宋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2.短头发。3.断发。剪短头发。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周祖谟 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 duǎn fān jiàng ]唐 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无偿服役的工匠称“番匠”,又称“蕃匠”。其服役期为二十日,比前代为短,故又名“短蕃匠”。
[ duǎn gē xíng ]《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 duǎn gěng ]绠,汲水用具的绳索。短绠,常比喻才识浅陋。
[ duǎn gěng jí shēn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 duǎn gōng ]临时的雇工:打~。农忙时要雇几个~。
[ duǎn gōng ]旧历十月至正月,白天较短,每日工时亦短,故谓工匠于十月至正月作工为“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