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碑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méi huā bēi ]亦称“梅花石”。在 福建省 泉州 承天寺 山门口。清 施鸿保《闽杂记·梅花碑》:“繆艮涂 説 泉州 郡城内 承天寺 山门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树一株,每年梅树开花结子,石中梅树亦同。余壬子馆 泉州,亲见之,俗名梅花碑,乃一石仆地如碑,长丈餘,广三尺餘,厚一尺许。上有梅花一株,枝疏蕊密,若刻画;或者以手抚之,则平滑无痕。寺僧言,每春时有香闻数武,若花开耳。非若所言开花结子也。”参阅 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承天寺》。
[ qióng bēi ]圆顶高大的石碑。
[ sān gōng shān bēi ]汉 光和 四年祀 三公山 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清 叶廷琯《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道光 中,嘉兴 沉 君 匏庐 守 真定 时,辑《常山贞石志》二十四卷,以搜得 光和 四年《三公山碑》为快。”
[ shén bēi ]指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上的禹碑。
[ shén dào bēi ]墓道前记载死者事迹的石碑,也指这种碑上的文字。
[ shòu shàn bēi ]碑名。三国 魏 曹丕 黄初 元年立,记 曹丕 受 汉 禅让事。也称《受禅表》。相传为 魏 锺繇 所写。其碑隶法方整浑厚,因时代久远,笔画模糊,多已不可辨认。另说碑为 王朗 文,梁鹄 书,锺繇 镌字,谓之三绝。故又称《三绝碑》。参阅 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 sì miàn bēi ]《颜氏家庙碑》的别称。
[ qín bēi ]指 秦始皇 所建的石碑。
[ wéi dān bēi ]韦丹,字 文明。唐 京兆 万年 人,为 江西 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 时称治民第一。宣宗 时,乃诏观察使 纥干臮 上 丹 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清 王士禛《题施愚山<卖船诗>后》诗:“他年 韦丹 碑,会见留江皋。”
[ wèi bēi ]北魏时代的碑铭造像题记等石刻文字。书法笔力遒劲,结构谨严,多具有汉隶笔意,以《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造像题记》等最为有名。
[ qín wàng bēi ]指 秦始皇 东游 秦望山 时所立的碑。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汲 冢《琐语》,乃载 秦望碑。”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秦始皇)上 会稽,祭 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颂 秦 德。”
[ shǐ chén bēi ]东汉 碑刻,隶书,汉灵帝 建宁 二年立。碑在今 山东 曲阜 孔庙 内。此碑两面刻,故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书法古朴厚实,端庄遒劲,为 汉 隶名碑。
[ shēng bēi ]亦称“牲石”。古时宫、庙前用以拴系祭牲的竖石。后泛指纪功德的刻石。
[ shēng bēi ]为活人立的碑。
[ shǒu hén bēi ]碑名。在 山西省 灵石县。传说 唐 崇徽公主 手痕印在石上,故名。宋 董逌《广川书跋·崇徽公主手痕碑》:“碑在 汾州 灵石。盖 唐 僕固怀恩 女。怀恩,唐 功臣,以嫌猜叛入 回鶻,没其家入后宫。大历 四年,以 回鶻 请婚,封为 崇徽公主,下降可汗…… 唐 都 关中,其入 回紇,道至 汾 上,此其常也。然托掌石壁,遂以传后,岂怨愤之气,盘结于中不得发,遇金石而开者耶?”清 金农《汾州于郎中灏远贶隃麋戏报》诗之三:“磨向晴牕鉤石本,《崇徽公主手痕碑》。”
[ sòng dé bēi ]《后汉书·窦章传》:“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詔史官树碑颂德。”后因称歌颂功德的碑刻为颂德碑。
[ wú zì bēi ]1.指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2.陕西乾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4.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
[ xiàn shān bēi ]晋 羊祜 任 襄阳 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 岘山,故于 岘山 立碑纪念,称“峴山碑”。
[ xiàn shǒu bēi ]见“峴山碑”。
[ yàn bēi ]仿古的碑文。宋 陆游《绍兴辛酉予年十七矣距今已六十年追感旧事作绝句》:“忽逢寒食停供课,正写矾书作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