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 ān ]长久平安,积久平安。明 李东阳《求退录》:“方今世久承平,积安成玩,灾异迭应,边寇纵横,财匱民穷,兵疲将寡。”清 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归 有军卫,沿农战,空名而已。积安二百餘年,至 隆庆 间,邑人 师尚詔 叛,乃改为郡,置兵,立参将领之。”
[ jī àn ]长期积压而未了结的案件:清理~。~如山。
[ jī běn qiú yuán ]从根本上探求。
[ jī bì ]1.亦作“积弊”。累积弊病。2.指积久的弊端。3.谓长期艰危。
[ jī bīng ]1.集聚兵甲。2.指集结军队。
[ jī bìng ]犹久病。唐 包佶《立春后休沐》诗:“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旧唐书·刘洎传》:“至於懿戚元勋,但优其礼秩,或年高耄及,或积病智昏,既无益於时宜,当致之以閒逸。”清 金农《秋雨》诗:“秋雨如尘多,积病抱幽耿。”
[ jī bó ]方言。指善、恶之行的报应。《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小小年纪,要往忠厚处积泊,不要一句非言,折尽平生之福。”《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狄婆子 折身回去,一边説道:‘前生,前生,这是我半辈子积泊的!’”
[ jī bū ]指累欠的赋税。亦谓积欠赋税。《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差知 汉州,汉 号为繁剧,了翁 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餘万,除科抑卖酒之弊。”明 归有光《马政蠲贷》:“先皇帝在位十年,间时有赦,百姓安生乐业,而积逋亦少。”《明史·吕维祺传》:“擢 南京 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设会计簿,钩考隐没侵欺,及积逋不输,各数十百万,大者弹奏,小者捕治。”清 龚自珍《明良论一》:“今若此,殆非所以饰四方之观听也!谓外吏富乎?积逋者又十且八九也。”黄远庸《借款内脉之解剖》:“即不借款,以今日积逋之重、国步之危,何尝不可致监督财政之厄!”
[ jī bù xiāng néng ]长期以来不相和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范鞅…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积:长时间积累的。能:亲善。
[ jī cái ]1.殷实的财富;积累的财富。2.聚积财富。
[ jī cǎn ]犹积忧。《文选·刘琨<答卢谌书>》:“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刘良 注:“惨,忧也。”《周书·王褒传》:“视阴愒日,犹 赵孟 之徂年;负杖行吟,同 刘琨 之积惨。”杨笃生《新湖南》第三篇:“政府间岁,则增秀才额或举人额数名,以示报酬,所欠则以乐捐二字了之,故 湘 人之进取於场屋者,常不免动其衽金寝革之积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