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jià ]亦作“穉稼”。迟期种植的稻谷。
[ zhì jié ]少壮时节。晋 陆机《桑赋》佚文:“舋稚节以夙茂,蒙劲风而后凋。”《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稚节,含采吝惊春。”张铣 注:“夫人开布芳华之德,宜在幼稚之年。”
[ zhì lǎo ]亦作“穉老”。老幼;老人与孩子。《新唐书·陈子昂传》:“山陵穿復,必资徒役,率癯弊之众,兴数万之军,调发近畿,督抶稚老,铲山輦石,驱以就功,春作无时,何望有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今 成德、魏博 虽尽节效顺,亦不过围一城,攻一堡,係纍穉老而已。”
[ zhì mèi ]亦作“稺昧”。亦作“穉昧”。幼稚无知;年幼愚昧。唐 韩愈《袁氏先庙碑》:“今祭,既不荐金石音声,使工歌诗,载烈象容,其奚以飭稚昧於长久。”清 刘大櫆《章大家略》:“櫆 时虽穉昧,见言之哀,亦知从傍泣。”清 吴定《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鲁、邹、洛、闽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儿穉昧。”
[ zhì nèn ]1.幼小而娇嫩:~的童音。~的心灵。2.幼稚;不成熟:初学写作,文笔难免~。
[ zhì nián ]亦作“穉年”。少年;童年;幼年。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或稚年所乐,壮而弃之,始之所薄,终而重之。”唐 刘长卿《别李氏女子》诗:“念尔嫁犹近,稚年那别亲。”清 陈梦雷《绝交书》:“不孝学识庸陋,穉年得谬通籍性,復刚褊寡合,不能与俗俯仰。”
[ zhì qī ]年少之妻。叶叶《庚戌纪事》诗之九:“阿母缝衣耐夜寒,稚妻侍从强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