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jiàn ]1.对漏箭的美称。2.金制的箭或装有金镞的箭。
[ mù yǔ nǔ jiàn ]宋 代的一种弩箭。《宋史·兵志十一》:“咸平 元年六月,御前忠佐 石归宋 献木羽弩箭,箭裁尺餘而所激甚远,中鎧甲则簳去而鏃存,牢不可拔。”《宋史·兵志十一》:“隆兴 元年,御降木羽弩箭式,每路依式製箭百万。”
[ nèn jiàn ]指兰花新抽的花茎。其形似箭,故名。
[ nán jīn dōng jiàn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qiáo jiàn lèi xián ]指作战的准备工作。
[ sān cái jiàn ]将三枝箭准确地分别射在靶心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称为“三才箭”。
[ liáo chéng jiàn ]战国 时,燕 攻 齐,夺取七十余城。齐 将 田单 欲收复 聊城(今 山东省 聊城市 西北),攻之年馀,而城不下。齐 人 鲁仲连 乃写信系于箭,射入城中,劝 燕 将撤军。燕 将得信,悦服,罢兵而去,遂解 齐国 之围。事见《战国策·齐策六》。后遂以“聊城箭”为典,比喻助力。清 李渔《意中缘·设计》:“路人尚且行方便,至交敢惜 聊城 箭,那有个受报居功的 鲁仲连?”
[ lián zhū jiàn ]1.连续发射之箭。2.比喻多次;接连不断。
[ qì jiàn ]作符契用的箭。《旧唐书·裴行俭传》:“是日传其契箭,诸部酋长悉来请命,并执送 碎叶城。”《资治通鉴·唐高宗调露元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夷狄无符信,以箭为契信。”
[ nǔ xià táo jiàn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 shè guǐ jiàn ]将罪人缚于柱上,用乱箭射死。为 辽 之军礼,行于出师、班师。
[ shè jiàn ]1.用弓把箭射出去。2.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一定的距离用箭射靶。以中靶环数计算成绩。
[ shè jiàn yùn dòng ]1.米四种;女子有。2.米四种。以中靶环数判分,按全能成绩排列名次。
[ shuǐ jiàn ]1.喻急流。2.五箭之一。旧时堪舆家谓水势不利,招凶致灾的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