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ěn jīn ]1.磨金成粉。金粉以胶水调匀后,可供作字画用,称“粉金”。2.黄色的花粉。
[ fěn kū lóu ]对美貌妇女的轻蔑之词。意谓姣好容颜不过傅粉骷髅而已。
[ fěn kūn ]旧俗称驸马为粉侯,因推称其兄弟为粉昆。
[ fěn lèi ]旧称女子之泪。后蜀 毛熙震《木兰花》词:“匀粉泪,恨 檀郎,一去不归花又落。”宋 张孝祥《浣溪沙》词:“粉泪但能添 楚 竹,罗巾谁解繫 吴 船。”《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粉泪频飘,为忆当年富贵。”
[ fěn lì zhī ]亦作“粉荔”。唐 代 洛阳 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唐 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鷄、葛燕、粉荔枝。”明 瞿祐《四时宜忌·正月事宜》:“洛阳 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鷄、蜡燕、粉荔枝。十五日造火鹅儿,食玉粱糕。”明 杨慎《艺林伐山·粉荔》:“《玉烛宝典》云: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鸡、蜡燕、粉荔枝。故 宋 人贺正启有‘瑞霙饯腊,粉荔迎年’之句。”
[ fěn lián zhǐ ]一种白色的一面光的纸,比较薄,半透明,可以蒙在字画上描摹。
[ fěn liǎn ]1.指妇女搽过粉的脸。2.指戏曲中面涂白粉的脸谱,一般为扮演奸佞的净角。
[ fěn lǜ ]粉,白粉;绿,黛墨。均妇女化妆用品。
[ fěn mǐ ]1.古代贵族礼服上的白色米形绣文。2.指花粉。
[ fěn mián ]1.擦镜之物。旧时以铜为镜,用绵蘸粉摩拭,使之光亮。宋 陆游《古别离》诗:“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2.犹白絮。唐 李商隐《忆雪》诗:“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此喻雪。
[ fěn miàn ]1.傅粉的脸。亦谓面颜白晳,有如傅粉。2.借指美人。
[ fěn miàn yóu tóu ]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 fěn miàn zhū chún ]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