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ú yì ]1.犹芜没。2.芜杂隐晦(多指文章)。
[ xiá yì ]玉的斑痕、黑点。亦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
[ yǎn yì ]遮蔽。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安得掩翳聪明,歷藏数息,长斋久洁,躬亲炉火,夙兴夜寐,以飞八石哉!”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酒楼》:“九桥门 街市酒店,綵楼相对,绣斾相招,掩翳天日。”
[ yīn yì ]1.树木遮蔽。2.枝叶繁茂。翳(yì)。
[ yǎn yì ]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大部分发生在中老年人,以户外工作者居多。
[ yǐn yì ]1.掩蔽;遮蔽。《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处必掩身”汉 郑玄 注:“掩,犹隐翳也。”宋 陆游《书斋壁》诗:“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绿荫中隐翳着古色古香的亭轩台榭。”2.隐避;隐没。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世主不察朋交之所生,而苟信贵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独隐翳,而姦雄所以党飞扬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楷模焉”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 焦先 ﹞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郭沫若《怀念周总理》诗:“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
[ yōu yì ]1.隐蔽。2.阴暗;阴霾。3.草木繁茂。
[ yì fèng ]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
[ yì huì ]1.草木茂盛,可为障蔽。2.指丛生的杂草。